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奖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是科技管理和科技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奖励办得好不好、评得优不优,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关心的话题。
近年来,国内的科技奖励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多位代表委员对《中国科学报》畅谈了切身感受,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政府民间多元互补、百花齐放
我国科技奖励体系大致分为国家级奖项、省部级奖项和社会力量奖项。民间奖与政府奖各有侧重、功能互补,构成了极具特色的科技奖励体系。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鼓励学术团体、行业协会、企业、基金会及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鼓励民间资金支持科技奖励活动”。各种不同类型的民间科技奖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政府创办的科技奖励和民间创办的科技奖励,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荣根院士对《中国科学报》说,“近年来涌现出很多民间科技大奖,大多奖金很高,受到了很多关注。而政府层面的科技奖励尽管没有太多的经济利益,但对科研人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荣誉,代表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工作的认可,这种获得感和满足感是无法替代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则指出,与国外的科技奖励几乎都授予个人不同,我国政府层面的科技奖励大多数是项目奖励,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民间涌现的众多科技大奖,很注重对科学家个人的奖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补充作用。
“政府奖与民间奖定位不同,前者需要考虑国家的科技进步方向以及区域发展需求,后者则更注重激发科学家的创新活力。但不管是什么奖,都贵精不贵多。适当的奖励有助于鼓舞士气,奖励太多、奖金太高,有可能影响一些人的科研初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院士说。
此外,袁亚湘建议,应当鼓励学术团体授奖,以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比如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化学会等设立的奖项。
“我觉得这些奖项目前得到的关注并不多。但从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看,这些专业团体对学术成就的判断是最权威的。这些奖励不该被忽视。”袁亚湘说。
从认可成果到面向未来
“我觉得近年来一个很好的趋势是,科技奖励开始更加注重‘未来’而非‘过去’。”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蓓丽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作为一名成长中的青年科学家,吴蓓丽收获过一系列政府和民间的科技奖励。她发现,早些年,这些奖励比较看重科技工作者既往取得的科技成果。但近年来,很多科技奖励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科技工作者的未来发展潜力。
“这种潜力怎么判断呢?”吴蓓丽说,“奖励的候选人或申报者需要展示未来的研究计划,如果这些工作是‘从0到1’的、极具挑战性的、对领域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对国计民生有重大意义的,就更容易得到评审者的青睐。”
在吴蓓丽看来,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破四唯”的导向,而且能够鼓励科研人员挑战更难的科学问题,深入前人没有涉足的科学领域。
“事实上,科技奖励只是科技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科技奖励标准的变化,反映出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变化。”吴蓓丽说。
从2011年回国工作以来,吴蓓丽切身感受到,国内对科技人员的评价标准变得更加细化、多样化。一些在过去标准下很难获得奖励的科技人员,比如开展技术研究、应用研发的人员,也有了各种针对性的激励形式。而论文指标在评奖中的逐渐淡化,则有助于科技人员回归初心,更加注重研究工作本身的价值。
奖励是荣誉不是工具,须防本末倒置
“这些年来,针对科技奖励国家做了很多调整和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依然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徐星说,根本问题在于如何构建更加公平的奖励制度。
“在现代科技事业中,很少有人是单打独斗取得成绩的,重大的科研突破往往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徐星说,“这会涉及3类人,一类是统筹领导者、一类是学术研究的核心骨干、一类是做科技支撑的技术人员。这3类人都不可或缺,那么在奖励中如何合理分配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对此,他认为一种方法是某些奖励可以细化出科学研究奖、协调管理奖、技术支撑奖等奖项,让作出贡献的主要参与者得到名副其实的奖励。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另一种方法则是充分发挥项目奖和个人奖的互补作用。
“目前我们的情况是政府奖以项目奖为主,民间奖以个人奖为主,我们可能需要建立一个更为平衡的奖励体系。”徐星说。
蔡荣根指出,构建更加公平的科技奖励制度,需要在评审上多下功夫。“对科技奖励来说,同行评审很重要。应当不断更新评审专家库,让更多年轻优秀、在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参与评审,这样评选出的结果才能更加客观合理、更加符合业内的预期。”
“我认为,科技奖励最重要的,是回归它的荣誉性。”袁亚湘说,“如果奖励变得像‘帽子’那样,先拿小奖励,然后依托这些小奖励去争取更大的奖励,用大奖来申请职称,拿到职称再换更大的奖……这样的奖励就变味了。”
在袁亚湘看来,奖励本身是有必要的,关键在于导向是什么。“别让奖励成为工具,要让奖励回归荣誉性,让科技工作者真正感到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从而更加心无旁骛地为学术奋斗,这才是最重要的。”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2023年3月8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