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机构概况机构设置科研人才队伍合作交流研究生教育博士后图书馆创新文化党群园地院重点实验室彭桓武中心信息公开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量子力学在中国”研讨会在京举行(转院网站)
2008-10-18  【 】【打印】【关闭

中国科学院网站   作者:记者 刘欢

  10月12至13日,“量子力学在中国”研讨会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举行,该研讨会由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和自然科学史所共同主办,旨在推动理论物理学家与科学史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扩展理论物理学家的历史眼界,增进科学史家对理论物理学的专业认知,搭建起对量子物理学史研究的合作平台。理论物理所、自然科学史所、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学者、研究生共10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理论物理所所长吴岳良在发言中表示,20世纪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主导的一个世纪,量子力学的提出和发展不仅影响了科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哲学和社会的发展。量子论1900年提出后的一个世纪里,物理学的发展突飞猛进,20世纪初到90年代,从事物理学研究的专家和在主要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都增长了大约100倍。伴随着物理学向其他领域的渗透,物理学渐渐成为一个需要群体间交流的大学科,在仍有许多尚未解决问题的21世纪,理论物理学更加需要与哲学和数学紧密结合,共同致力于基本原理研究的突破。

  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张柏春详细介绍了举办此次研讨会的缘起。2007年是普朗克逝世60周年,德国马普学会主席的战略创新基金开始支持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Fritz Haber研究所发起的量子物理学史国际合作研究,中国科学院作为项目合作机构参与了此项研究。由于问题的复杂性,量子物理学史研究需要一个国际的研究平台,组织不同的国际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和前沿科学家的大合作,使他们发挥各自在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方面的长处。“量子力学在中国”研讨会是理论物理学家与科学史家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一次全新尝试,希望发动同行们更加关注量子力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推动这一领域的专题研究,以期逐步深入地理解量子物理学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及其与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互动关系,得出某些规律性的认识,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思考中国物理学、乃至中国科学发展的战略问题。

  研讨会上,自然科学史所董光璧作了题为“中国量子物理研究百年回眸”的报告,理论物理所戴元本作了题为“量子场论在中国”的报告,理论物理所李淼作了题为“量子引力和弦论在中国”的报告,自然科学史所范岱年作了题为“量子物理的诠释在中国”的报告,理论物理所孙昌璞作了题为“量子力学测量问题”的报告,自然科学史所戴念祖作了题为“20世纪上半叶量子物理在中国梗概”的报告,中国科技大学胡化凯作了题为“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于哥本哈根学派量子力学观点的批判”的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尹晓冬作了题为“张宗燧在欧洲的学术活动”,自然科学史所方在庆、陈珂珂作了题为“不情愿的革命者——纪念普朗克诞辰150周年”的报告,自然科学史所胡大年作了题为“班威廉及其对中国现代物理学的贡献”的报告。

  主题报告会后,与会专家就量子力学的创建、发展与规律性特征,以及它们与社会、文化等的互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IE6.0浏览器,1024X768分辨率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 邮政编码:100190
京ICP备0500286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