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功勋卓著,却鲜为人知,今天是他生日,祝他生日快乐!
发布时间:2019-05-17 来源:我们的太空、人民日报、新华社
无可争议的学术成就
高山仰止的科学精神
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以上三点
对于每一位科研人员而言
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
但有这样一位科学家
他的一生完美诠释了以上三点
他是中科院院士
他是清华、北大的双料毕业生
他还是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
他就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周光召
从清华、北大的高材生
到“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周光召的人生
伴随着中国由战乱动荡
走向科技强国
他的名字也成为
这一历程中耀眼的光辉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出生在
湖南宁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父亲周凤九是公路工程专家
父亲在土木工程上的才华与勤勉
深深影响着幼年周光召
1946年战后的中国
获得了短暂的平静
周光召报考了大学
由于他成绩不算太好
清华大学将他招入了先修班学习一年
类似于现在的大学预科班
清华大学是当时中国名副其实的顶尖学府
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青年才俊
虽然只是先修班
但湖南小伙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那时的清华大学
云集了叶企荪、王竹溪等
一批中国杰出的物理学家
他们正在用自己的知识
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培养新一代物理人才
“沈崇事件”后学生组织游行
在周光召求学清华园的同时
校园外的世界
也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处在历史大变革的时代中
周光召和他的同学们也在关注着政治
思索着中国将往何处去
1946年底北平发生了
美国军人强奸中国女学生的“沈崇事件”
北平各大高校学生
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美军暴行
周光召听闻此事很气愤
参与到游行队伍中
此时一些描写解放区的书籍在同学中盛传
周光召也从很多同学手中借阅
开始对中国未来的道路有了新的看法
1951年7月从清华毕业以后
周光召继续在本系读研究生
随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理科被划归北京大学
两弹元勋彭恒武
在北大周光召师从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教授
进行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
彭桓武是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物理学家
跟随彭桓武学习的这段经历
令周光召受益颇深
1957年周光召遇到了人生的转折点
并从此将自己的生命
与原子能联系在一起
20世纪60年代,在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的中国学者
那年春天周光召被派往
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学习
此时的他已是
中国物理界优秀的青年骨干
在杜布纳工作4年
他两次获得联合研究所的科研奖金
发表了33篇论文
其中有不少成果引起了
国际物理学界的高度重视
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
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
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
专程带队来到杜布纳
与周光召等中方科学家进行了一次长谈
谈话过后
作为支部书记
周光召立即召集了支部会议
科学家们在会上一致表示
国家需要我们
我们完全可以放弃现在的工作回去
一定要为国家的富强尽自己的力量
周光召与吕敏、何祚庥等
联名给国内写了回信
表明了自己的坚定立场
1961年周光召登上南下的列车启程回国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
抵京后他随即搬入
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
作为理论部第一副主任
开始了长达19年的“秘密工作”
杨振宁后来说道
光召兄的回来
使得中国1964年爆
第一颗原子弹早了一两年
研制原子弹的工作队伍很快组建了起来
其中既包括
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
这样的资深科学家
也包括
朱光亚、邓稼先、程开甲等中青年骨干
周光召时年33岁
正是年富力强的年华
在他之下又有许多从各高校毕业生中
挑选的优秀年轻力量
这样的老中青组合
使队伍既具备专业高水准
又富有活力和创造力
由于苏联专家的撤走
我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的
研制中既无权威资料
又无实践经验
困难可想而知
即便是苏联专家遗留下来的记录
都需要重新复核
原子弹的研制关系到国家安全
这项工作一直处在严格保密之中
周光召与他的同事们
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甚至亲人们
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做什么工作
1964年10月15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经过科研人员的反复试验
在罗布泊安装就绪
等待它最终的问世
周光召也在北京后方
关注着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然而就在起爆的前一天
周光召突然接到一份
来自罗布泊的紧急来电
电文中对设计提出了一些忧虑
希望周光召再核查一遍
周光召知道
周恩来总理正在对罗布泊试验基地进行视察
这个电报一定是总理的意思
周光召与同事们经过连夜紧张运算
在次日上午将结果回复给周恩来
报告中称
除了一些人力不可控制的因素外
原子弹的引爆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这份报告让起爆现场的人们
如同吃下一颗定心丸
当天下午
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中国跨入有核国家行列
原子弹研制成功后
周光召等科学家们
又在中央的指示下
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氢弹的研究计划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的蘑菇云冉冉升起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到爆炸第一颗氢弹
中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
这一速度当时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科学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
制造原子弹
好比写一篇惊心动魄的文章
这文章
是工人、解放军战士
工程和科学技术人员
不下十万人谱写出来的
我只不过是十万分之一而已
面对荣誉周光召如此谦逊地表示
由于周光召在
“两弹一星”事业上作出的突出贡献
1996年3月
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发现的
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
被命名为“周光召星”
1929年5月15日
2019年5月15日
90年过去了
90岁的您
依然关心着祖国的科技发展
今天在您生日
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中国航天人和亿万关注国家命运的人们
衷心的祝福您
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