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从“民间科学迷”到“中国博士后首位院士”欧阳钟灿:博士后制度改变人生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21-05-21 【字体:      

  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回望,我国博士后制度从无到有,已走过36个春秋。权威数字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设立了33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85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25万多人,期满出站博士后近15万人,已有125人成为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中国博士后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直言:“没有中国博士后制度,就没有我后来的理论物理研究生涯,是博士后制度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学习工作经历。

  欧阳钟灿:1968年,我从清华大学自控系毕业,被分配到兰化公司合成橡胶厂工作。白天,我在厂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做过汽车搬运工、修理工、仪表工等多种工种;晚上,我的同事们都在集体宿舍的下铺聊天打扑克,我则选择窝在上铺自学理论物理。凭着这股对物理的“痴迷劲儿”,1978年,我成功考入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并于1981年获得固体物理硕士学位。1984年, 我获得清华大学光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成为恢复研究生招生后从清华大学毕业的第一位理学博士。

  记者:您博士毕业后已留在清华任教,怎样的契机下您做出了进入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博士后流动站的选择?

  欧阳钟灿:博士毕业初期,我留在清华物理教研组工作。之后,为解决家属两地分居问题,我提出了转到深圳大学电子系的申请。之后,我一直在京从事清华与深大合作的科研课题——北京、民族、西苑、新侨四大饭店计算机管理工作。在顺利完成任务即将奔赴深圳时,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深深吸引了我。

  这是一篇关于“建立国内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的文章,文中“博士后家属可随调北京”这句话一下就吸引了我,再加上对物理研究的留恋,我立即向中科院理论物理所提出申请,随后便获准成为我国设立博士后制度的第一位从本土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后。我的家属也当即调入了北京。

  当时解决户口很难,博士后制度的家属随调政策解决了我很大的后顾之忧。

  记者:作为中国首批博士后,您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期间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与成就?

  欧阳钟灿:1985年,那时的理论物理研究所没有研究大楼,只搭建了一个工棚式的小院;没有先进顶尖的设备,只能土法上马迎难而上。条件虽艰苦,但我的研究热情从没有因此而退却。

  当时,美国SUN公司送来一台SUN 3/260C计算机,这在当时算得上很好的设备。为了方便计算,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学生们硬是从几公里外的中科院计算中心架设了一条数据电缆到理论物理所小院。自此,他们就坐在小院办公室远程操控计算中心的441B计算机。441B是长沙国防科大制造的有名的国产机。我不到两年的博士后工作大大得益于这个土法网络工作站。

  1985年,我的导师郝柏林从美国波士顿召开的IUPAP统计物理大会回来,为我带回了分形研究热点。之后,我就开始在他的指导下用441B计算机开展了中心电极电解硫酸锌分形结构的模拟计算研究。当时还没有激光打印机,针形打印机没有整体的图形存储,所以只能一点一点往上打印,每一个新加入到电解锌的点都要经过几十分钟的计算才能产生。为此,当时我与一位硕士生日夜轮流值班,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才终获成功。基于此计算结果的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被同行综述评论为早期分形研究的重要文章。

  以这篇文章为基础,1986年,我成功申请到了洪堡学者奖学金。在赴德国之前,我还利用郝老师与夫人从国外引入的公式推导软件REDUCE,在441B上计算了向量液晶性质的5阶张量——243个长长的积分公式。这个公式表我一直保留在身边,随我走遍天涯,在我日后液晶、高分子非线性光学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9年,我从德国回到理论物理所,研究领域从生物膜扩展到手征膜再到DNA。1997年, 我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成为了中国博士后首位中科院院士。

  记者:作为“中国博士后首位院士”,博士后制度对您个人成长有哪些方面的影响?您对中国博士后制度的未来发展有哪些期待和建议?

  欧阳钟灿:没有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博士后期间的自由选题与跟随博士后流动站内优秀理论物理学家如郝柏林导师学习的机遇,就没有我后来的理论物理研究生涯。正是理论物理所的“土博士后”经历,使得我能够从物理的“民间科学迷”成长为理论物理学者,并获得首届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杰出物理学成就奖、首届“国氏”博士后奖励基金、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中国博士后制度已过“而立”直奔“不惑”,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优秀人才。作为中国博士后制度第一批成长起来的科技工作者之一,我希望正在从事博士后的年轻学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视察清华大学对青年科技人员的重托:“要勇于创新,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年轻学者一定会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http://www.zuzhirenshi.com/dianzibao/2021-05-21/3/d632f912-45ec-4273-ba11-6f15305a045c.htm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