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所三人入选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近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理论物理所郭奉坤、郭宗宽、黄庆国3位研究员入选。
郭奉坤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8-2002年就读于山东大学物理学院,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以及波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担任课题负责人,2015年加入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 HADRON,Chiral Dynamics,Erice 核物理讲习班等国际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PANDA实验理论顾问组成员。202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主要从事非微扰强相互作用相关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代表工作包括:提出重强子谱中近阈结构与S波吸引相关的规律;提出利用三角奇点精确测量近阈粒子束缚能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大幅提高测量精度;系统发展了重轻介子低能散射的理论,解释了正宇称粲介子的数个疑难,多项预言被格点QCD计算结果验证等。
郭宗宽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引力理论与宇宙学,主要从事引力波物理、早期宇宙物理、计算宇宙学等研究。发表论文106篇,被引用7000余次。2014年至2024年连续11年入选爱思唯尔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0年至2023年连续4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目前担任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AAPPS Bulletin编委,担任欧洲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审稿编辑。201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20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宇宙学波源物理研究”项目,2022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黄庆国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宇宙学、引力波以及相关基础科学的研究。担任《中国科学:物理 力学和天文学》、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等期刊的编委。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等。
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要采用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2025年是该榜单的第11次发布,上榜共计6388人,来自547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10个教育部学科领域中的83门一级学科。
该榜单主要统计Scopus数据库收录的科研成果发表署名机构为中国(大陆)机构的作者,且现职工作单位在中国(包括非中国籍和非华裔学者),榜单仅统计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