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2025年北京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研讨会 (BPCS 2025):早期宇宙、引力波模板、对撞机唯象”顺利召开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25-10-17 【字体:      

早期宇宙天然和基础物理特别是粒子物理过程相联系,其中许多过程,诸如宇宙学一阶相变等,将会产生可观测的随机引力波背景,对各种随机引力波背景的建模将直接影响到对早期宇宙基础物理信息的提取。对基本粒子物理过程更加传统的研究方法来自对撞机及其唯象研究,近年来对于有效场论和宇宙学对撞机的研究极大丰富了利用对撞机唯象研究提取超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新物理的前景。

鉴于当前对早期宇宙、引力波模板以及对撞机唯象研究的快速发展以及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的深度融合和交叉发展,由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高能物理中心、清华大学协办的“2025年北京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研讨会:早期宇宙、引力波模板、对撞机唯象”(The 2025 Beijing Particle Physics and Cosmology Symposium [BPCS 2025]:early Universe,gravitational-wave templates,collider phenomenology),于20250925日至0929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瑞士日内瓦大学、日本理化研究所、日本神户大学、挪威斯塔万格大学、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国内外四十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计七十余位专家学者、博士后和研究生参与。

会议合照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于江浩研究员(大会联合主席)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Michael Ramsey-Musolf教授(大会主席)致开幕词并作开幕学术报告。在开幕词中,他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王少江副研究员(大会执行主席)及其会务团队成员的组织工作表示感谢。他特别提到本次会议是2023年上海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研讨会(SPCS 2023)和2024年成都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研讨会(CPCS 2024)的延续,并欣喜地看到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的交叉融合方向在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期待未来能够将该系列会议继续举办下去。

在为期三天半的会议中,与会人员紧密围绕早期宇宙(宇宙学对撞机、宇宙学电弱/QCD等一阶相变、重子生成机制、暗物质产生机制、原初黑洞等)、引力波模板(早期宇宙各种基础物理过程产生的随机引力波背景等)和对撞机唯象(标准模型精确测量、新物理限制和有效场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进行了理论、唯象、实验方面的深度讨论,解读了国内外领域前沿动态,开展了充分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促进了新的想法和合作。本次会议共安排了4630分钟大会报告和520分钟学生报告,所有会议报告文件请参见会议网站 https://indico.itp.ac.cn/event/349/timetable/#20250926.detailed

本次会议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项目“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模板库和信号识别技术”课题资助。会议闭幕式上,王少江向参会代表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向会务组的辛勤付出表达真挚感谢,最后代表会议组委会宣布下一届粒子物理和宇宙学研讨会将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