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理论物理所在活性物质研究上取得进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5-23 【字体:      

    “活性物质”是利用非机械形式的能量实现自驱动(细菌等)或者对外做功(纤毛等)的物理系统的统称。在活性物质研究中,对于多鞭毛微生物运动行为的研究和设计是非常有趣的课题。

    多鞭毛微生物主要分为原核生物(例如大肠杆菌)和真核生物(例如单细胞藻类)两大类,它们通常具有不同数量的鞭毛。目前对原核生物中鞭毛在游泳中起到的作用已经有了较丰富的研究,但是真核生物中鞭毛设置(例如鞭毛的数量和位置等)对游泳体运动行为的影响仍不明确。近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孟凡龙课题组,通过类比多鞭毛藻类构建了多鞭毛驱动的游泳体模型,基于非局域细长体理论的数值计算和渐进分析,研究了多鞭毛游泳体的游泳表现,包括游泳速度和效率等。



图 1:由多根弹性纤丝驱动的多鞭毛游泳模型。每根鞭毛围绕x轴摆动,x轴与游泳方向的夹角定义为固有倾角。图(a)为实验观测的多鞭毛单细胞藻类Pyramimonas cyrtoptera和Pyramimonas octopus [adapted from Wan and  Goldstein,PNAS 113,E2784 (2016)]。


    在同步摆动步态中,当固有倾角较小时,鞭毛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对游泳起促进效果,同时游泳速度随鞭毛根数的增加而增大。然而当固有倾角足够大时,相互作用对游泳起到抑制效果,同时游泳速度随着鞭毛根数的增大而降低。这是由于在小倾角下,扰动流场的方向和鞭毛运动方向相反,会增大鞭毛的弯曲程度从而增加推进力;但在大倾角下扰动流场的方向和鞭毛运动方向相同,所以减小推进力。



图 2:鞭毛同步摆动时,(a)鞭毛根数和(b)固有倾角对游泳速度的影响


    当鞭毛异步摆动时,鞭毛在边界处的机械耦合效应可以显著降低运动的振荡幅度,类似于惠更斯耦合双摆。作者发现机械耦合效应在大倾角下起会主导作用,通过增加相位差可以增加游泳速度。但在小倾角下,鞭毛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起主导,增加相位差会降低游泳速度。


图 3: 鞭毛异步摆动时相位差对游泳行为的影响


    作者最后研究了细胞体对游泳行为的影响。当鞭毛位于细胞体后端时,具备大固有倾角的游泳体存在最优鞭毛根数以实现最大游泳速度。当鞭毛位于细胞体前端时——类似自然界中的微藻类细胞,游泳体的游泳速度会随着鞭毛根数单调增加;这是由于细胞体表面曲率会扭曲扰动流场的流线,使其与鞭毛运动方向相反。


图 4:  鞭毛相对细胞体位置对游泳行为的影响


    这项研究工作不仅能够帮助揭示多鞭毛藻类的游泳机理,还为实验室设计制造新型微机器人提供了新思路。


    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胡世渊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孟凡龙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正文链接: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2.204002


参考文献

[1] K. Y. Wan and R. E. Goldstein,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3, E2784 (2016).




附件下载: